極目新聞記者 郭會橋 張淵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通訊員 鄒永寧
6月16日,由武漢市科協(xié)、武漢市教育局主辦,武漢教育電視臺承辦的“少年對話院士”——樊明武院士走進江岸區(qū)專場活動,在武漢六中舉行。中國工程院院士、回旋加速器專家、磁鐵理論與工程專家樊明武以《在實踐中成長》為題為江岸區(qū)線上線下2500多名學生開講。武漢六中、第六初級中學、育才二小、實驗博雅二小學生代表與樊明武院士展開對話。
樊明武以《在實踐中成長》為題開講
樊明武曾任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院長,華中科技大學校長。他研制的30MeV強流質子回旋加速器,被評為1996年全國十大科技事件之一。
整場活動分為走近院士、院士開講、對話院士和致敬院士四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通過宣傳短片、主題演講、現場對話、書法展示和實驗演示等多種形式開展。
活動伊始,主持人為觀眾展示了“我國核工業(yè)65周年功勛人物榜單”。主持人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:“猜一猜,這里面最年輕的科學家是誰?”當揭曉答案是樊明武院士時,全場響起熱烈的掌聲。
“紅專矢量論”感動現場
隨后,樊明武院士講述了自己的求學、科研和管理的經歷。他告訴同學們,在錢三強院長的影響下,自己一直堅持“紅專矢量論”的治學和研究路徑?!凹t”指愛國主義情懷,是矢量方向;“專”指為人民服務的本領,是矢量模;“橫軸”則是人類前進方向。
在“對話院士”環(huán)節(jié),同學們異常活躍。“請問用回旋加速器加速電子、質子和中子有什么不同?哪個難度更大?”主辦方從近兩百名同學的“提問小紙條”中篩選出近十個問題。樊院士告訴同學們,在科學探索的過程中,成功與失敗如影隨形。在遭遇失敗的時候,一定要堅定信心,要鍥而不舍,把事情做到底,這是責任。實驗博雅二小21位學生現場臨寫樊院士原創(chuàng)詩句:知識無涯勤為徑,科學探索需沉心。
學生臨寫樊院士原創(chuàng)詩句
在“致敬院士”環(huán)節(jié),受武漢六中校長朱偉霖邀請,有著深厚書法功底的樊院士現場揮毫潑墨,寫下了該校有著120年歷史的校訓“修德 尚智”,引來現場一片歡呼。
院士現場揮毫:修德 尚智
活動最后,武漢六中學生以一場物理化學實驗秀向院士展示了學校創(chuàng)新教育成果。實驗尾聲,現場突然“生成”一大捧耀眼的“花束”,同學們向院士表達80歲生日祝福。原來,7月8日是樊院士80歲生日,得知消息后的同學們精心創(chuàng)意了這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隨后,樊院士的學生、沙市中學校友、牛津大學校友向院士表達了視頻祝福。2009年,樊明武院士個人出資在湖北省沙市中學、大賽巷小學設立“明武獎學金”,兩所學校的師生也通過視頻方式向院士致以生日祝?!,F場氣氛熱烈,暖意融融。
少年對話院士
活動結束,武漢六中高二(13)班張瑞軒說:“我會向樊院士學習,努力鉆研,拼搏上進,踔厲奮發(fā),篤行不怠。”
“無論是換燈泡還是做科研,又或者寫書法、繪畫,樊院士都是全情投入。”武漢市第六初級中學八年級(1)班高子安說:“我們應接過歷史的接力棒,從小樹立遠大理想,為祖國美好的未來而不懈奮斗!”
活動現場
“少年對話院士”活動于2023年正式啟動?;顒右詫W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,提升青少年科學素質為宗旨,以“為黨育人、為國育才”為職責使命,通過邀請兩院院士走進武漢市中小學、與學生開展對話交流活動,弘揚科學家精神,培育青少年學科學、愛科學、用科學的良好風尚,努力為造就德智體美勞全面發(fā)展的時代新人。
關鍵詞:
凡注有"實況網-重新發(fā)現生活"或電頭為"實況網-重新發(fā)現生活"的稿件,均為實況網-重新發(fā)現生活獨家版權所有,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;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"實況網-重新發(fā)現生活",并保留"實況網-重新發(fā)現生活"的電頭。
熱點
頭條
- 天天熱訊:高質量發(fā)展調研行|守住“老字號” 開拓“新賽道”——佛山推動制造業(yè)量、質雙升
- 【“粵”升灣區(qū)闊 潮涌看中國】跨越伶仃洋 一橋連三地:這座世界最長跨海大橋為大灣區(qū)帶來新機遇
- 新疆人大代表聯絡站:民眾解憂“萬事屋”
- “點亮網絡文明之光”2023年網上主題宣傳活動在廈門啟動
- 全球訊息:杭州亞運會獎牌和推廣歌曲發(fā)布
- 官方解讀:5月經濟數據發(fā)布 傳遞出什么信號?
- 新華全媒+|大院曬糧,塔內烘干——山東夏糧產后服務見聞 天天新視野
- 【當前獨家】新華全媒+|高考考生們,這些“套路”騙局要當心
- 三年了,永遠不忘清澈的愛-當前速遞
- “浙”村有點“潮”-環(huán)球微資訊